今天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
2018-09-16 22:36:17作者:來源:點擊:
1995年1月23日,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,確定從1995年開始,每年的9月16日為"國際保護臭氧層日"。旨在紀念1987年9月16日簽署的《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》,要求所有締約國根據"議定書"及其修正案的目標,采取具體行動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。
臭氧層是指距離地球25-30公里處臭氧分子相對富集的大氣平流層。它能吸收99%以上對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,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傷害。所以,臭氧層被譽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護傘。
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,地球表面的臭氧層出現了嚴重的空洞,
1974年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教授羅蘭(F.Sherwood Rowland)和穆連(Mario Molina)發現。
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藍天,保護地球生命。 1995 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決定,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,要求所有締約國按照《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》及其修正案的目標,采取具體行動紀念這個日子。
臭氧層損耗是否能被停止和臭氧層能否恢復呢?回答是肯定的。一旦平流層的消耗臭氧物質被減少,臭氧層可以進行自身恢復。只有這樣,才能使其恢復到產生和消失的自然平衡狀態。
何為臭氧污染?
臭氧污染和PM2.5是影響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原因,其首要污染物臭氧就是“罪魁禍首”。主要來源:臭氧污染,與鉛污染、硫化物等一樣,也是源于人類活動,機動車、燃料、石化等都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。
臭氧替代PM2.5成為首要污染物,這與保護臭氧層又有什么關系呢?臭氧層也有“好”“壞”之分,所謂“好”的臭氧指在大氣圈的平流層中的臭氧,距離地面12千米—35千米,像一把保護傘,阻擋紫外線射向地球,對地球生物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。而“壞”的臭氧就是我們說的低空臭氧,大致出現在盛夏距地表約2.5千米的大氣層中。這些“壞”臭氧一旦超標,則將成為無形殺手,危害人體健康。
你我是不是破壞地球家園軟盔甲的元兇一員?
寶貴的臭氧層正遭到嚴重破壞,最大“元兇”是誰?是氯氟烴,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氟利昂。氟利昂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,被排放之后絕大部分都積存在空氣中,然后慢慢地飄浮到高空的平流層,在那里經過光解分離出氯原子,而氯原子正是殘害臭氧的“殺手”——1個氯原子在連鎖反應中可以破壞10萬個臭氧分子!
在現代社會的生產與生活中,氟利昂被廣泛地用于電冰箱的制冷劑、泡沫塑料的發泡劑、電子元件和精密儀器的清洗劑、藥劑和美發的噴霧劑等。
為了我們在地球家園中持續美好的生活,希望大家能多多遵循以下貼士,為綠色地球母親多一份保護!
1、盡量使用帶有“愛護臭氧層”或“無氯氟化碳”標志的產品,減少使用以氯氟烴為發泡劑所制成的紙和塑膠產品;
2、盡量減少使用冷、暖氣機,節約用電,合理地處理廢舊冰箱和電器;
3、少開車,倡導綠色出行,多搭車,合理分享資源;
4、多使用淋浴降溫,天熱時空調調高1℃;
5、冬季自采暖盡量減低室溫,減少冬季排熱量。